要點速覽
波音737 MAX月產量將穩定在38架(FAA限定上限)
賽峰集團證實波音生產節奏已恢復"動態"水平
員工安全舉報量同比激增220%,質量監控體系升級
生產恢復進程
波音公司在經歷737 MAX系列多年危機后,生產體系正顯現全面復蘇跡象。發動機制造商、核心供應商賽峰集團首席執行官奧利維耶·安德里斯披露,波音已恢復"動態"生產節奏,其主力窄體客機當前月產量接近38架——這正是2024年1月阿拉斯加航空艙門事故后,美國聯邦航空管理局(FAA)設定的生產上限。
波音商用飛機質量副總裁道格·阿克曼向媒體確認,公司將在未來數月維持這一產量水平。據悉,本月單通道飛機產量已達預定目標,但公司發言人拒絕對具體數據置評。值得注意的是,在去年虧損近120億美元的財務壓力下,提升737產量已成為波音改善現金流的關鍵舉措。
質量改革深化
根據最新發布的《首席航空航空安全官報告》,波音在六項核心生產指標上均取得進展。尤為顯著的是,2023-2024年度通過"Speak up"系統提交的安全隱患舉報量同比飆升220%,反映出員工參與度的大幅提升。首席安全官唐·魯曼表示,公司已實施跨部門評審機制,由非直接主管評估舉報內容以確保公正性。
技術創新應用
波音正運用機器學習技術篩查供應鏈質量隱患。阿克曼透露,雖然系統尚處"調試優化"階段,但已能通過數據分析識別潛在風險特征。與此同時,發動機供應商賽峰與GE航空航天集團通過CFM國際合資公司加速LEAP發動機交付,該型號為所有737 MAX提供動力,并與普惠爭奪空客A320neo訂單。
行業反應分化
賽峰的樂觀評估與租賃商的謹慎態度形成對比。SMBC航空資本CEO彼得·巴雷特指出,盡管波音和空客均有進步,但實現"穩定可預測的生產周期仍需時日"。值得關注的是,航空供應鏈受阻導致新機交付延遲,反而推高了發動機售后市場需求。
未來布局
波音CEO凱利·奧特伯格強調,需持續數月穩定生產后才會申請解除FAA限產令。待體系成熟后,公司將重啟第四條生產線建設。與此同時,CFM的RISE發動機研發取得突破,這款LEAP的迭代產品通過風洞測試驗證,有望實現20%的能效提升,為下一代窄體機競爭儲備技術優勢。
來源:互聯網
編譯:Galleon航空資訊